令狐山脚下,游人如织;黑奶奶座前,香客盈门。
位于我县藕塘镇东南的令狐山,巍峨挺拔,草木葱茏。这里,有一个流传了千年的古老而美丽的民间传说。相传,后汉年间,连年战乱,民不聊生。在藕塘古镇的锥子山下,住着一位姓郝的民妇,年约四十多岁,丈夫被抓去当差,一去便杳无音讯,为了排谴心中的苦闷与思念,她便拼命地干活,长年累月皮肤被晒的黝黑,面相比她的实际年龄高出许多,因此,当地的娃娃们都亲切地称她“黑奶奶”,黑奶奶乐善好施,最喜接济穷人。
一天,一位名叫令狐子伯的公子随逃难的人群路过山下,黑奶奶打来清泉给大家解渴,令狐公子喝完一碗水后,便在一棵荫凉的树下,拿出书本,聚精会神地读书。此情此景令黑奶奶眼前一亮。这兵荒马乱之年,竞有如此苦读之人,便主动上前询问。原来,这位令狐公子家居京城,出身官宦之家,只因父亲敢言直谏,被奸臣参倒,全家被抄。他只身一人逃了出来,发誓要学得满腹经纶,高中为官,为国报效,为父洗冤。一番表白,令黑奶奶十分敬佩,她决心将其收养,供其读书。在山上高僧的调教下,数年后,令狐公子品德卓著,学业益精,赴京赶考高中榜首。后来平步青云,官至楚相。身居高位的令狐子伯时时不忘恩重如山的黑奶奶和藕塘山僧,便带人前来藕塘寻亲。山河依旧,茅屋尚存,但老人早已仙逝。为报藕塘父老供养教诲之恩,令狐子伯便在锥子山上造一七级浮屠,并在塔的正中供奉黑奶奶桃木根雕塑像。此塔始名“文峰塔”,后人为纪念令狐子伯与黑奶奶的情缘,将其改名为“令狐塔”。由于塔落成之日恰逢农历十五,所以自此以后每年农历三月十五便成了庙会会期。2008年农历三月十四,定远县政府在令狐山举办了首届民俗文化节。至今已举办六届,会期也延长为三月十三至十五三天。令狐山也于2014年12月被国家景区等级评定委员会认定为AAA级风景区。